top of page

「說Youtube」:怪物奇兵裡的「安慰劑」

已更新:2023年2月7日




當你若是聽到了「安慰劑」這個三個字時,你會想到只有裝著糖的假藥嗎?或者你可能會想起「怪物奇兵」中兔寶寶給大家喝假水的場景。


怪物奇兵的這個場景中,我們知道了安慰劑的力量與物質本身無關,它只是水,但卻給是隊友們的期望值,甚至振作鼓勵的作用。


而安慰劑若是在醫療環境中,「安慰劑效應」可以通過各種背景因素得到加強的效果,這些因素包含了:


一、你希望治療有效嗎?
二、這種治療是否被高度推廣而且被認為是最先進的?
三、提供給你安慰劑的廠商或人,看起來知識非常淵博而且十分值得信賴嗎?
四、他們會傾聽並保持眼神交流嗎?
五、你的醫療院所是不是環境十分乾淨而且令人放鬆自在?


這五種背景因素都可能涉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大腦認知過程。它們也可以被制約或學習。



你是否會希望你的物理治療師的實際治療能夠像過去那樣減輕您的症狀?還是因為你看到你最喜歡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穿著肌內效貼布,或者是手腕或是護膝或護肘,所以你穿上它之後就覺得力量百倍?



接著我想帶大家了解安慰劑相關背後的一些事實現象,我們分作三項說明:


第一個現象:疾病或症狀的自然發展 (自然的病況進展)

如果我們先暫時超越安慰劑效應,我們來聊聊疾病或症狀的自然發展,因為許多疾病或症狀都有隨著時間改善或變好,意思就是不管它,它也通常會自己好起來。


醫學上有一句有趣的話讓這個概念更容易理解:「如果你主動地治療感冒,它會在一周內消失,但如果你不管它,感冒症狀會持續剛剛好 7 天。」( If you treat a cold it will disappear in a week, but if you leave it alone it will last for seven days.)


對於許多讓你去看物理治療師的初次症狀來說都有點像這樣。不管你做了什麼,反正你可能隨著時間而慢慢進步,而且症狀隨著時間而改善了。


第二個現象:均值回歸 (Regression to the Mean)

還有另一種現象,自在安慰劑的背後,我們需要考慮,我們稱為「均值回歸」。


假設在一年的時間裡,我每天罰球 10 次,平均命中率是 70%。但如果我今天 10 投 10 中,你會預計我明天的命中率會是多少?如果我今天 10 投 5 中,那你又會怎麼預計我明天的命中率又會是多少?


不管是今天十投十中,或是十投五中,在這兩種不同情況下,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說我明天罰球 10 投 7 中。因為這是我的平均命中率。


這種均值回歸在某些情況下很常見。好比說,我的膝蓋關節炎的症狀通常會隨著時間波動,星期一也許疼痛是8/10,星期二是可能就不痛了,星期三可能又變成5/10。你可能一個禮拜下來可能你的症狀徘徊在 3/10 左右。但在任何一種情況下,你可能最終都可能會回到 3/10 的設定值。這就是均值回歸現象。


第三個現象:相關性並不是因果關係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情況,你因為腰痛來找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提供了治療,你的症狀在幾天內得到了明顯改善。因此,我們很容易把你的疼痛減輕歸因於物理治療所提供的治療。


這是一種謬誤,稱為 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翻譯為“在此之後,因此因此”。我提供了治療 (稱之為X)。而你的症狀有所改善了 (稱之為Y)。因此,X 引起了 Y。


但這並沒有考慮剛剛前面所說的第一和第二個現象。物理治療可能有特定的效果,有助於改善你的腰痛症狀,但我們還必須考慮腰痛的自然病程(第一現象)、均值回歸(第二現象)以及甚至背景因素,好比說你的信念、你的期望、你過去的經歷等等。


但誰在乎這些呢?管他是哪種現象哪種方法。如果你的症狀因此而改善,你接受什麼治療,還很重要嗎?


因為任何醫療行為,任何幫助你疼痛的一切都有「成本」,無論是金錢、時間還是接受醫療介入的相關風險。


肌內效貼布(Kinesiotape) 在疼痛、功能或是預防受傷方面,在研究上並不比安慰劑好。但如果你已經知道這些事實,但你仍然繼續使用肌內效貼布,是因為它對你有幫助,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完全沒問題。因為它「成本低、風險低,並且花費最少的時間」來使用在自己身上。


但是,如果成本、時間和風險增加了怎麼辦?好比說,已經有研究顯示,對於肌腱的問題,PRP 注射並不比生理鹽水注射更得有效。[3]



甚至,我們更進一步地進行侵入性治療呢?研究已經顯示,與假手術相比,真正針對於肩膀夾擠症候群的外科手術,並沒有提供顯著的幫助。[2]


任何治療都「有效」,但重要的是進行研究,來以控制剛剛上述的三大現象,包括自然病程、均值回歸還有我們的偏見和這些背景因素,這樣你就不會在某些事情上浪費時間或金錢,或冒不必要的風險接受那沒有任何特定的效果。


如果你的醫療人員給你承諾,告訴你絕對快速修復、且有保證有效的治療方式,或要求你在長達6 個月內,每週看他們三次,請考慮這樣的資訊,並適當的保持懷疑或並提出問題。儘管經驗是很有價值的,但如果這是他們治療的唯一理由,你也應該保持懷疑的態度。至少,問問自己:「有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解釋為什麼這種治療可能有效呢?」


反安慰劑 (Nocebo)

最後這位作者想提的是「反安慰劑效應」,這是可能使結果惡化的潛在因素。下面這些聽起來若是很熟悉的話,你們就要多注意了。


好比說:

「這是我見過的最糟糕的膝蓋。」

「你的臀部沒在對的位置上。」

「跟你保證,你每一次每一次你把手抬起來,你的旋轉肌就會受到撞擊。」


如果你的醫療人員只告訴你一些增加你的恐懼、焦慮或壓力,並且增加你對它們的依賴的資訊,那麼我會建議你,嘗試找其他人來幫助你的問題。


Reference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6%85%B0%E5%8A%9

  2. Paavola M, Kanto K, Ranstam J el al.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 versus diagnostic arthroscopy for shoulder impingement: a 5-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placebo surgery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Br J Sports Med . 2021 Jan;55(2):99-107.

  3. Scott A, LaPrade RF, Harmon KG. Platelet-Rich Plasma for Patellar Tendinopath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Leukocyte-Rich PRP or Leukocyte-Poor PRP Versus Saline. Am J Sports Med . 2019 Jun;47(7):1654-1661.


16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