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火箭隊的議員三週年的日子,回想三年前在COVID時間,終於在家裡悶得發慌的情況下,決定踏出這一步,錄下第一集的火箭隊的議員。
一直到現在,節目已經製作了351集,聽到這個數字我自己也嚇了一跳,咦,有這麼多嗎?
但好像身為一個自媒體創作者,被大家所認為的成功,總是要有「百萬點閱」或是「滿滿的粉絲」或是「走在路上會被人認出來」等等等的刻板印象,而當初選擇做Podcast,就知道這會是一個不會有太多人會去關注的平台,各何況又是做這麼小眾的「物理治療」與「運動醫學」。
所以我們聽眾的成長其實是很慢的,人數成長雖然不快,也不多,但卻讓我在製作節目上,反而有種「就繼續做吧,反正聽的人也沒有太多」的那種「自在感」,而從中我也是製作節目中的受益者,而每一步在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標當中,速度很慢,但卻有一種很「踏實」的感覺。
這讓我想到第一年在現在上班的醫院的時候,我在帶一位五十肩的阿姨恢復角度,一切都很順利,但就是最終把手放到背後的那個動作遲遲出不來,每次都有進步,但彷彿還是很慢。
我當時在準備美國骨科認證(OCS),所以看了很多文獻,一方面求自己進步,一方面也希望通過認證,所以我看到物理治療的研究指引上,說明著五十肩患者在治療上最具有「實證」且有效的治療,就是類固醇針加上物理治療,類固醇針這件事情無法由我執行,於是我在得知到這樣的醫療訊息之後,就自以為的拿到臨床實證的尚方寶劍,到這位病人的轉介醫生Dr. S那邊去諮詢他的意見,Dr. S 是我們醫院最資深的外科醫師之一,擅長的是肩膀與膝蓋等手術,也是我們最敬重的醫師之一。
我走向前問Dr. S 針對這個個案的五十肩情況,會不會考慮用類固醇針,讓我在執行徒手上面,也許會有些幫助,讓病人不要那麼痛,卻同時可以伸展角度。
Dr. S說,個案的其他角度都恢復得很快,就只剩下一個肩膀內轉的角度還需要一些時間,他要我繼續做現在所做的,同時也送我一句話:
”Rex, slow is good. “ 「阿鴻,慢不見得是壞事。」
這句話讓我咀嚼了許久...。
我們常說,每件事情都有他的「一體兩面」,你得到了什麼,相對地,你就會失去什麼,這也是我在口頭上常說的:It's always "Give and Take."
就回到類固醇針,你也許得到的是「快速地消炎」,治痛要快才痛快!但你失去的是這個針下去後,給你可能的副作用,對你的身體產生的副作用(肌腱和韌帶的弱化和脆化)。這位阿姨已經在其他角度上,有著較為快速的顯著進步,肩膀內轉,這個所有活動度裡面最難完成的一個角度,難道我們就不能多給她一點點時間嗎?
”Slow is good.“
這不就是物理治療的真正奧義之一嗎?我們不靠吃藥、打針或是手術,來幫助個案恢復健康,而且是靠著身體在「正確方向」上的自我修復,這聽起來不僅對自己身體有較少的危害,卻在最終都可以達成目標。
這趟回台灣,我問了很多朋友,甚至一些喜歡籃球的聽眾們,T1和P league大家最喜歡哪一個,我相信不用在這裡多說,大家都會知道答案。當初魔獸來時候的爆紅,但最終仍然沒有在體制上、節目上、制度上有所改變,前些陣子,T1的季後賽挑戰賽,太陽和台啤打出了台灣籃壇中相當精彩的一戰,但場邊卻沒什麼觀眾,看到球員們那麼認真拼命,難免還是為他們感到可惜。
快,不見得是好事,而,慢,不見得是壞事。 Slow is good. Slow and Steady is also the Best Way to Grow (慢且穩健會是你最好的方式來成長。)
我想這是「火箭隊的議員三週年」給我最好的啟示和提醒,提醒我們在築夢的這條路上,也許過程中會覺得孤單,但每天就只要進步一點點就好了,當我們選擇好了方向,我想就算是走得再慢,我相信我們可以走到終點的。
「相信過程、循序漸進、跳脫舒適,逐夢踏實。」
Slow is good.
慢不見得是壞事。
這句話分享給大家。祝大家晚安。我是Rex ,三週年快樂! Good night!
(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