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謝謝最近聽眾們的支持,讓我第一次可以在一集當中可以來回覆聽眾的問題:
第一位聽眾:CTW 籃球介紹
回答:
好的,應該近期就會有新的單元會探討腳踝的部分。我自己也是曾經有非常嚴重的腳踝受傷,我在這邊可以快速地帶你了解一下外側翻船常見的狀況與問題。
首先是受傷組織,通常最常涉及到的兩個韌帶就是前距腓韌帶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另外一條也很常見的是跟腓韌帶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CFL)。
(圖片來源:https://ables.org/archives/1684)
由於這兩條韌帶都連結到小腿骨中的腓骨,在癒合時會造成結痂組織與沾黏組織,進而會造成腓骨往前移,這種因為韌帶受所而造成腓骨位置發生改變已經有被研究證實了,而這樣的腓骨前移錯位,是造成腳踝前側夾擠得重要原因之一,尤其發生在腳踝背屈(ankle dorsiflexion)的時候。
所以我在臨床上都會有學生會問:為什麼總是是背屈受到限制,首先當然和受傷還有術後有關,再來就和這兩條韌帶的接點位置有關。
即使你沒有扭傷腳踝,重複背屈的活動,例如跑步和跳躍的運動,重複的小腿強力收縮,也會導致適應性變化而造成背屈受到限制。
背屈限制的自我檢測之前曾經有附上過,在這邊再附上一次:
在急性腳踝扭傷的情況下,在一開始都是要控制水腫,改善日常生活的腳踝功能,訓練走路讓走路看起來是正常的。然後逐漸增加腳踝的承重,承重的過程我們都會說:Let the pain be the guide.讓疼痛最為你負重的指標,如果走路或特定的一些運動讓疼痛或腫脹變嚴重,你就有可能做的太多並需要調整,嚴重的話可能需要拐杖幫忙。
運動的部分,最一開始一定是活動角度、穩定度、力量這樣的順序來進行,到後面還有耐力和爆發力,感覺運動控制(例如本體感覺和動態平衡)以及特定運動或是特定功能表現(包括快衝、跳躍,追趕跑跳碰等等), 然後再你完全恢復運動時,準備回場之前,我們會有些量表檢測,比較偏心理層面,是問你說你對你的腳踝有沒有信心,會不會有不穩定的感覺。
最後,不要小看走路的力量。不要被動的休息,試著追蹤你每天可以走的步數,並且逐漸每週每月多增加一些。
—————————————————————————————————
第二位聽眾:Charlie
《NFL in Taiwan》Dennis Lin, 《台北獵人》Charlie
回答:
大家每當想起男校的時候,不難免總是會提到大台北最有名的兩所男校,分別是建國中學和成功高中。
可是大家不要忘記在新北市蘆洲也有一間男校,叫做徐匯中學,我們現在已經是全台灣唯一一間國中部也是男校的學校,純男校,連學校三隻校犬都是公的。
我記得以前在臺北補習的時候,老師都會唸幾個考比較高分的學校同學名稱,提到這建中和成功高中時,老師就會在台上把兩間男校就會比較一下,彼此之間文化的差別,雖然知道我們不是在是台北,可是在台下也身為男校可是有點被忘記時,就會有點眼巴巴的想讓老師注意到。
因此在我高三這一年,我記得有一次外交部辦一個全國的英文競賽,競賽內容包括演講:機智問答、演戲等多重項目的英語比賽,這個全國競賽叫作「外交小尖兵」,當時我們學校派出的代表都是幾位班上英文很強的,不久後這幾位比賽選手盡全力出擊,最終北區代表出來,一共有四所學校,我記得當年教務主任在升旗時於台上宣布時,他是這樣宣布的,第一屆進入全國大賽「外交小尖兵」,北區代表,代表學校共四所,分別為:「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再來這一所:徐匯中學」,當喊到徐匯中學那一剎那,整個校園暴動,將近全校幾百個學生大聲吼叫,整個男性賀爾蒙從校園佈滿全蘆洲三重中山一路交界口,連我們學校建築物上面那一個聖母瑪莉亞都快有點震動的感覺,這用成語來形容,就真的是揚眉吐氣,可歌可泣。
自從那一年之後我們同屆的同學就常以「蘆洲一中」自居。
其實以前讀男校時發生很多笑話,未來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這些趣事。六年的男校造就我現在這麼難笑。
—————————————————————————————————
第三位聽眾: 小人物 Scott
回答:
首先必須要說這是個很棒的問題,以前也曾經有一些大師級的物理治療師在討論這件事,就是要停止稱呼病人為病人,因為在物理治療的介入內容有很多人是早期介入,或是亞急性病人,所以有些人可能沒有疼痛,但確實需要早期介入。
就我自己的觀察而言,我會覺得病人或患者這兩個字的翻譯都是Patient,會蠻常在醫院和診所使用,客戶這個字Client,蠻常會在健身房或是訓練中心常會被聽到,至於在IAR和奧運中心,都直接稱呼運動員Athlete,我還記得剛到科羅拉多泉的時候,一開始打病例時都還是很習慣寫Patient presents to therapy...,但一到奧運中心,病例就要改寫成Athelete presents to therapy...作為開頭。就連縮寫在醫院寫病人都用 Pt,而在奧運中心簡稱運動員都寫Ath或Athl這兩種寫法。
另外若是在研究的領域上,部分會多半用個案 Subject這個字,我有時候也會在臨床上用這個字來使用,我個人覺得這是最安全且最適用於各個領域的字,但我個人還沒完全習慣就是了,因為真的當處在醫院環境久了,要改還沒有辦法那麼快。
我個人會覺得,沒有說一定要如何,但我還是很習慣用「病人」和「運動員」來說我的臨床故事,但必須要承認「運動員」這個名詞其實會給人更健康更陽光的感受,我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努力,只要你是一週有運動三次以上,每次都超過30分鐘,我覺得某種意義上你也可以定義自己為運動員。
**運動員的定義:a person who is proficient in sports and other forms of physical exercise. 精通運動和其他形式的體育鍛煉的人
—————————————————————————————————
第一位聽眾:Benny
Benny對Klay Thompson 熱身運動膝蓋環繞的想法:
歡迎大家追蹤:BENNYTHEPHYSIO
膝蓋環繞Knee Circles這個運動,我個人覺得沒有太大的問題,它某種意義上可以提升活動度,提升本體感覺,暖身,增加一點運動員準備的自信心,提身血液循環,雖然說膝蓋可以直上直下是最好,可是你想一個膝蓋怎麼可能在每次運動時都剛好直上直下?要能如此會是真的蠻困難的。
我覺得膝蓋環繞運動是在一個「閉鎖鍊運動」,也就是下肢在一個很穩的表面支撐下進行的,所以造成的剪力其實滿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今天他是在一個跳躍後落下再搭配這種扭轉的動作,就真的會對膝蓋有很大的衝擊,但對於一些運動會有很大的旋轉動作,像是高爾夫球、網球、棒球、籃球、滑雪等,這些都可以透過這個運動來增進活動度,暖身,提身血液循環,也提升一點自信程度,對吧?
這個動作只會在術後受傷後12週內,仍處於恢復階段時盡量避免執行,另外年紀大的長者,例如大於65歲的長輩,我也就不這麼建議這項運動,而運動員如果感覺舒適的話,也不會刻意改變,就如同我對冰敷問題一樣,運動員喜歡,沒有傷害,那基本上我不會阻止。
但我個人而言,我不會在我的運動員的動態暖身上加這個運動,但就純粹是我個人喜好的問題,就有種我雖然是新北市人但我喜歡吃南部粽,月餅喜歡吃綠豆椪,加蚵仔麵線喜歡加蒜泥和香菜,沒有什麼對或錯。
再次謝謝聽眾們的留言!讓我可以就回答問題就拯救我一集的內容。
(完)
Comments